Friday, June 29, 2012

{2012} 050. 食海鮮有季節



雖然這裡是沿海國家,但海產主要都只是魚、蝦、龍蝦及海螺。其他如新鮮的八爪魚、墨魚、蟹、蜆之類,也許在魚市場偶然會遇到,但在超市就沒有發售,同樣也是間中會有由外地入口的急凍海產,例如新西蘭青口肉、煙三文魚、魷魚、帶子肉,但非常昂貴。我亦只有一兩次在大超市看到有斬件的本地海蟹賣,可見那蟹很大隻,但亦是非常昂貴。



一般沒季節之分,但仍有限制沒有商業捕魚的牌照就不可以商業捕魚,即是不可以用拖網魚,以及每年某幾種魚(例如石斑類)的交配產卵季節時,某些海域亦會限制不准捕釣,甚至如果釣到肚皮脹卜卜的雌魚也要掉回海中。本地人都不喜歡吃細魚怕多骨,不管是海魚還是淡水魚,所以在超市買到的多數都是已起皮去骨的大條海魚的淨肉,或是中港台稱福壽魚的淡水魚類的魚肉,間中都會有較細條已清理乾淨的全條魚賣(只是間中,例如復活節人人都要吃魚,求過於供,這時候就是整條的小魚也會有人買)。



龍蝦季節由每年的六月十五日至翌年的二月十四日止。(真會為大家著想,過了情人節才禁,讓情人節大家外出吃大餐時仍有龍蝦食!
)二月十五日至六月十四日是龍蝦禁捕期,期間不得捕、食、賣、藏有龍蝦肉。上圖是龍蝦加工廠外牆的壁畫。

_12-0529 (49) 用來捕捉龍蝦的籠。 http://blog.yahoo.com/MEILINDOATBELIZE/articles/723221


龍蝦公開在超級市場出售時是沒有頭的,只有尾部。每隻龍蝦尾最少要有四安士(4 ounces)或以上,或頭頸以下至尾的長度超過三吋以上的才可以合法地放在商店、超級市場及肉食店等售賣,所以漁民捕到不合規格的龍蝦而沒放回海中,若被查獲會被充公罰款,所以都不敢明目張膽地售賣,只會留作自己食用!



在超市買到的龍蝦就像下圖,只有尾部。去年賣(B$30)15美元一磅,這一盒約10美元。若在餐廳吃,約2008~2009年大約18美元一客(我已三年沒有在餐廳吃龍蝦了),也不便宜啊!



伯利茲的龍蝦很多都出口到外國,出口的龍蝦只有龍蝦的尾部,就如上圖。所以頭部近蝦鉗子位置的肉就會留作本地出售,一般在超市買到一包包的所謂龍蝦肉就是這種肉了(下圖左及中的就是所謂的龍蝦肉)。





龍蝦尾連殼十五美元一磅,龍蝦肉約5美元一磅。上圖是直接在龍蝦加工廠買。下圖是在大超市買。





不管在加工廠還是超市買,解凍後就是這樣,有點似蝦肉。



分開後就可看到像〝田雞腿〞的所謂〝龍蝦肉〞,是頭部連著兩個鉗位置的肉,有大有少。一般本地人就是吃這些了!



放入熱水煮一會撈起過冷河待用。怎樣吃大家自己安排,味道嘛,當然不及龍蝦尾的好啦!
 



有分海蝦及養蝦。金融海嘯前養蝦場仍是一門好生意,後來受到便宜的東南亞入口蝦衝擊,再加上金融海嘯,有些蝦場都結業了,少部份仍在艱苦經營中。



與龍蝦一樣,在超市只會買到無頭蝦!而且多是養蝦場的農場淡水蝦!有時看到那包裝內的蝦,就不想買的了!蝦肉壓得扁扁的,有時甚至又乾又扁!這包特別買來拍照給大家看的,當然拍完也有吃掉。



包裝上說這是大蝦(Large)!但我總覺得只是小蝦而已!大概因為切去了頭部,而這種蝦亦有出口到墨、美,外國人最怕看到蝦頭那又褐、又啡又紅的〝膏〞,所以切的時候都切得較入,不會留下啡褐紅的顏色,所以剩下的蝦尾變得很細少了。



下圖的是海蝦。這是朋友在近海的漁村向漁民買的新鮮蝦,所以是有頭的!





比較兩種蝦的樣子:


另一種有季節性捕獵期的海產為Conch 海螺。



海螺季節由每年十月一日至翌年六月三十日。禁捕期通常由每年的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。但因歷年來的過渡捕捉,〝Queen (Pink) Conch〞已被列入頻危品種之一,所以今年2012年的禁捕期就提早由四月二十四日開始,至九月三十日。同樣,禁捕期間禁止一切捕、食、賣、藏有海螺肉的活動行為。 



至於螺肉怎樣吃,要留待下次解禁後有得再吃時才再向大家介紹。



最後有一樣本地人不會吃,但也有人捕捉,而同樣有禁期期的海產:



海參
!市場、街市、超市都不會售賣,本地人不會吃也不懂吃,餐廳沒有這料理,卻有魚民去捕捉!

今年四月初,有日我在經常光顧的一間華人雜貨店屋旁地上,看到一堆又紅又啡黑色的東西在曬太陽,當時我已估〝是海參〞?於是問店主,他說是!他是從魚民處買回來的,他說他們兩夫婦昨晚清理那一堆海參至半夜三時(他們晚上九時關店才煮飯食晚餐,吃完才開工),雙手也染上啡啡黃黃的顏色。他說海參曬乾後會賣(寄、運)到加拿大去,而不是自己吃,也不是在本地賣的。所以本地魚民只是捕捉來賣給華人。



在另一間華人店舖後院看到,正在曬太陽的海參。



幾日之後就在報紙及新聞看到海參禁捕期開始的消息了,在電視還看到海底的活海參,原來不是啡黑色的,就像上圖看到的有花紋的,那些紋是又黃又紅又啡,而不只是啡黑色,顏色很艷麗的。

以下就是伯利茲的海鮮捕捉時期及詳情指引。



有捕捉期及禁捕期、呎吋大小及特別的法例規則。不






去到外地,除了〝不時不吃〞之外,還要了解清楚禁忌,以免〝禍從口入〞啊!





Wednesday, June 27, 2012

{2012} 049. 油來有感



六月二十八日星期四早上(香港時間星期四晚上),昨晚一時多才睡,這朝八點未夠就醒來,頭昏腦脹加眼腫腫,我都未睡醒,仍在做夢中,眼皮也沒法張開,只是被〝左鄰〞的割草機馬達聲吵醒,(早幾日〝右里〞又是那樣,七點就開機剪草,後來發現原來他們兩家都是顧用同一個剪草工人!)當時的我正是魂魄不齊卻三分醒,瞇著眼去完洗手間回床繼續迷迷糊糊地昏睡去了,直到九點九魂魄回來,眼皮才可以張開正式起床!

邊吃早餐邊看電話的網頁,老友傳來訊息說〝嚴浩〞的專欄提到椰子油可防老人癡呆,問我吃椰子油後有沒有效!我看完笑了!老友我相信我的老人癡呆症已得到控制了!幸好發覺得早,吃了幾個月椰子油人已精神了,頭腦清醒得多是真的!




我也隨即搜尋嚴浩專欄~嚴浩秘方集之偉大的椰子油

http://www.yimho.com/1495.html 。
哈哈!真是名人說一次,好過專家、用家、醫家、大家說十次八次了!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看看
。文中他提及在某大店見有來自加拿大的椰子油出售,卻找不到瓶上有冷壓Cold Pressed的字樣,問店員,店員說
「因為是加拿大出產的,加拿大不許標出『Cold Pressed』冷壓兩個字。」 哈哈!正如嚴先生所言:
這簡直是謊言加誤導!  我又再忍不住笑了出來!



健康食品店賣的椰子油都十分昂貴!讓我產生了百個問號出來!?

  • 很多都標示在西方發達國家製造的椰子油(例如上文提到〝加拿大製造〞),消費者也許認為西方發達國家喎!由發達國家製造,起碼衛生都有保證啊!總好過中國製造、越南製造、菲律賓製造吧!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西方的國有沒有大量椰子種植可以用來榨油先?由種植到榨油生產包裝都在原產地有何不好?
  • 如果是西方國家生產的椰子油,西方大國只是從東南亞熱帶國家以低廉價格由農民處買來椰子,而且為方便運輸會預先去除了外層的〝椰衣〞,然後一櫃櫃一船船的運回大國去加工的?
  • 如果不是運一個個椰子回去榨油的,那更令人疑惑了,難道是像石油般一桶桶買回去加工入瓶?
  • 運輸時間起碼一頭個半月啦!回到大國都已不是新鮮椰子或油了,會不會有部份會變壞了呢?
  • 還有些標榜是〝有機Organic〞的,當他們向農民散戶買椰子時,是否真的所有農民都是有機種植先?
  • 有甚麼可証明是有機?消費者又可不可以分辨有無機?
  • 但招紙上多了有機兩個字就更尊〝貴〞了!物有此值嗎?
以上只是我個人感到的疑問而已。大家買椰子油時,也不妨想多想!



以下網頁教你:
認識冷萃純鮮椰子油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rown-gfee/article?mid=783

椰子油和冷榨椰子油

幾千年來傳統的提油辦法相當簡單,只要把椰肉製成碎屑,放在水裡煮,油就會分離出來浮在水面上,然後把油撇出來。另一種方法是從椰肉碎屑中擠出椰乳(也稱椰漿),然後使它自然發酵24—36 小時,這樣油就與水分離,再取出油,短時間加溫以除去水分。這種中等溫度加熱的方法對椰子油沒有損害。另外還有多種提取椰子油的方法,不同方法取得的椰子油其外觀、質量、口味和香味互有差異。但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方法:一類是經提純、漂白、脫臭(RBD)的〝淨化〞(精製)椰子油,另一類是常溫下不經化學處理的〝冷榨〞(即Virgin)椰子油。淨化椰子油多用椰肉乾製成,普遍用於食品產業,一般以為這種椰子油還是健康的,因其脂肪酸未被破壞。由於它無色、無味,很多人也喜歡食用這種油。……

我個人並不抗拒〝中等溫度加熱〞的方法製作出來的椰子油。畢竟那是經過幾千年來傳統的方法,並沒有任何不妥;況且加熱煮過也可以殺菌,食用時也放心些!事實間中我仍有自己在家中用傳統方法煮椰子油的。



既然說開油,再說多一些。除了椰子油,我們也會間中食用橄欖油,選擇時我會選初榨(Virgin)那種,至於特級初榨(Extra Virgin)太貴了,基本上Virgin已經夠好。其他如只標明100%純橄欖油的我不敢買;橄欖油混合其他植物油(例如大豆油、芥花子油),甚至一些叫淡味(Light)的橄欖油,就更加不會考慮!

下面的網頁會教你如何選擇橄欖油,不過我曾經在另一網頁看過
特級初榨初榨的分別,下面的網頁並沒有提及,所以在這裡先說一說:特級初榨(Extra Virgin)橄欖油是選用最大粒最完美的橄欖果,由採集到壓榨成油的工序在24小時之內完成,所以榨出來的油是最好最新鮮的。初榨(Virgin)橄欖油是用較次級的橄欖果,例如果粒較細、 一些沒那麼成熟的果或果皮表面有瑕疵等,但仍然是沒變壞的好果。兩種都是用冷壓方法榨取果油,沒有添加任何化學物質。所以我不會理會是不是有機,我以自己經濟能力去選擇,初榨已經符合我的要求。

其他請看:
〝如何選擇橄欖油〞:http://blog.yahoo.com/_5A3M7HQIOZZ6NCDB6TQ7ROEHME/articles/580833 




Thursday, June 21, 2012

{2012} 048. 旅遊淡季的離島


今年的復活節假期因為沙朗出了差不在家,所以我們也沒有外遊,直到五月十九日趁著有三日假期又再去了離島玩。這次同樣是去上次的
離島 Caye Caulker    http://blog.yahoo.com/MEILINDOATBELIZE/articles/62514 。不同的是,上次去的時候是復活節假期,旅遊旺季,人多天氣亦較好;這次是在五月尾,雨季及旅遊淡季即將來臨的日子,所以天氣不穩定,旅遊人士也少很多,所以這次只拍了少少照片,這篇網誌也不作太多關於旅遊的序述。(想了解更多上次Caye Caulker 的情況請按上面〝離島Caye Caulker〞的連結。)



我們原打算乘2時30分的船,去到售票處才見一個牌寫著下一班船3時30分!原來船公司因為2時30分那班船人數不足而停開!旅遊淡季就是這樣!我們2時15分到達,等下一班船要多等個多小時,真掃興!



我們只好轉去另一間船公司看看,那裡的下一班船時間是3時!總好過3時半!這時候的天氣是仍下著微雨,不過我們都認為去到離島的天氣會好轉。我們亦以為下著雨應該不會有太多人外遊。最後登船時,乘客陸續就坐,座位開始越來越逼,最後還是有5 ~ 6 人沒法上船,這可能是因為另一間船公司停開2時30分的班次,於是其他乘客也像我們一樣,都湧到這家船公司來,結果船公司只好改開大船,請乘客改登另一艘船,這樣乘客上落船及行李的調動搬運又花了15分鐘,3時15分才正式開船出發。



到達目的地天氣雖然仍有點密雲,但起碼沒有下雨。今次住的是上一次那間旅館隔鄰的另一間。上次那間旅館對開海邊的古巴餐廳亦已經易手,新的經營者也是餐廳,但我們沒打算光顧。



 
http://blog.yahoo.com/MEILINDOATBELIZE/articles/62515 
上次古巴餐廳烤豬(上圖)的地方,現在變成了一位藝術家擺賣油畫的攤檔,畫家不想人拍他的照片,不過我從二樓向下望時,剛好看到了他這幅作品。




今次的渡假屋是家庭式出租,即是屋內水電冷氣無線上網齊集,亦有齊一切煮食用具,租客可以在這裡煮食,早午晚餐也沒問題,很適合一家大小親朋好友來渡假。所以我剛才說過我們不會光顧樓下海邊那間新餐廳。



騎樓可以看到海景,上次我們是租住在下圖我背後的另一旅館的三樓,這次住二樓。(上次那間沒有煮食設備的。)


Caye 2011年從上次的旅館望向現處的旅館。
由騎樓向下看有這旅館附屬的泳池,旅客亦可走到沙灘外的椅子曬太陽。



在天台亦設有一個按摩池及一些沙灘椅可以使用。我摸一摸池中的水,是熱的,以當時的氣溫而言,可以說池水是燙的,若當時跳入水中感覺可能就像泡溫泉水啊!



另一邊有另一家旅館,泳池也較大。



去到那裡也可以看到五星紅旗。




第一日的天氣算不錯,還看到不錯的日落景色。













岸邊放了很多捕捉龍蝦的籠,龍蝦捕捉有法定期,目前是禁捕期,下一次的捕獵期在六月中。



黃昏有漁船回岸,引來島民及遊人圍觀。





漁民會即時在岸邊清理及售賣魚獲,所以除了有人圍觀,亦有雀鳥在附近徘徊。





漁民會把魚起肉,隨手就把劏魚時不要的部份掉回海中,海鷗及其他小魚就等待時機覓食,此時人群轉向望著海水而不是天空,原來發現水中有幾條魔鬼魚(魟魚)。















第二日早上天氣仍然密雲,其實我早就校好鬧鐘晨早5時看日出,不過天氣不好只有雲!失望!幸好中午好轉有陽光,更可以出海邊的涼亭外游水。





天氣轉變很快,時宜密雲,一會又陽光乍現,黃昏又再污雲密佈,不過還好沒有下雨。









第三日臨走時終於下雨了。



下雨海鳥也不飛,站著迎接風雨。





其他島上的照片:


一個外國遊客小腿後的中文字紋身。


島上最大間的超市,聽說很大間,甚麼也有得賣,像百貨公司,不過我們沒有進去逛,一來我們要用的東西早在出發前已買齊,二來當時是黃昏,我們只是閒逛一會就回去煮飯了。


較新的旅館。


路上一個有趣的告示牌。



每年的六月至十一月是這裡的旅遊淡季,因為這裡的遊客主要來自美加,他們多數在冬天才來這裡渡假避寒,加上這裡六至十一月是雨季和風季,天氣不好,風大海水也不美,不是旅遊的好時間,所以這時候的遊客較少亦多數是本地人。